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临床进展 > 肿瘤科
编号:76605
慢性炎症是贲门癌发生“始作俑者”
http://www.100md.com 2001年7月13日 健康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科研人员在我国食管癌、贲门癌高发区河北省涉县调查发现,贲门区的炎症与癌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慢性活动性胃炎可能在贲门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据调查,我国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的发病率约为50/10万,食管癌与贲门癌之比约为6∶4。因此,研究贲门癌前病变,对探索贲门癌在体内发生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与河北省肿瘤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河北省涉县两个乡的居民中,用舌诊法筛选出35~65岁的青紫舌者201位,男122人,女79人。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王国清教授、赖少清医师等为他们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并在贲门脊根部黏膜咬取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表明,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居民的贲门区黏膜病变主要表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占25.37%),慢性胃炎(19.4%),慢性活动性胃炎(35.82%),慢性萎缩性胃炎(4.98%),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肠上皮化生、腺上皮萎缩、腺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居民贲门癌的癌前病变与我国胃癌高发区居民胃癌的癌前病变表现基本相同。但在河北省涉县当地人群贲门癌癌前病变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所占比例较小,而慢性活动性胃炎所占比例最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基础上,肠上皮化生、腺上皮萎缩、腺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同时发现,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进一步说明慢性活动性胃炎可能在贲门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活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贲门癌的癌前状态;肠上皮化生、腺上皮萎缩、腺上皮不典型增生为癌前病变。

    王国清教授曾对一组内镜检查为贲门糜烂、活检报告为慢性炎症的病例进行为期5~10年的前瞻性研究证实,50%的病例最终发展成贲门癌。王教授指出,慢性活动性胃炎与贲门癌发生具有密切关系,一旦发现应予以积极治疗。,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食管疾病 > 概述